太平记_六、乱战一场?大梦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乱战一场?大梦归 (第2/17页)

工部,又因善陈时事,律切精深,世号诗史。其著作中,有“三吏”、“三别”,咏唱千载,至今不衰。

    踏江随手一翻,果然是《新婚别》。踏江触景生情,推己及人,不禁悲从中来,因纳夏分隔,两族争斗,新婚两散,不知凡几,又联想到纳人惨状,哀哀不已,竟沉沉睡去。恍惚间,有一白发学究,伫立案前,将他唤醒。

    “少年人,所愁何事?”

    自己是怎样答的?

    具体辞句已然忘记,只记得自己当时对这老者莫名地信任,把心中所有的困惑、烦闷都讲了出来,就连宗亮,大概也不知道自己想过这么多的东西。而讲完之后,虽然一度怀疑对方能否理解,但一看老人的眼神,便晓得他有着超越时光的智慧和经历。

    老先生并未解答他的疑惑,只是截了自己人生的几个片段娓娓道来,其惑也深,其悟也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迷障,不是靠别人,而要自己勉力通过,所讲这些,不过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而之后,老人又说踏江是有缘人,自报姓名,“不死者之一,杜工部,又或者,太平天兵的未排三别”。

    不死者,又怎会同时又是太平天兵呢?

    原来,上古之时,原无太平天兵,只有十二不死者转世,以应地支之数。初代不死者,迭逢大事,忽乎一刻,上悟天命,便有相应的天兵成形,不死者为其命名,遂亦有十二天兵传世。即以子袍孟津为例,原是初代“子”位的不死者起兵讨伐不道,会盟于孟津,众人推举,黄袍加身,于是忽悟天意,即指身上衣袍,名曰“孟津”。又如丑刀蹈海,则是那位太平道有名的仲连道祖,亦即初代“丑”位的不死者,道不行乘槎浮于海,孑然一身,惟余手中朴刀,因名之曰“蹈海”。再如亥鉴风月,是初代“亥”位的不死者曹子,著书传世,体悟天心之时,左手揽卷,右手持鉴,兴之所至,便将手中之鉴随取书中一喻,名曰“风月”。似这等,天兵实有其物,因赋有太平精神,故能传世不朽,与不死者两分为二。

    未排三别,却有不同。原来杜工部悟道时,哀民生之多艰,赋颂《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诗篇,故此一天兵,名曰“三别”,其实本无其物,只是一段精神,蕴含诗文之中。有不死者应世,与天兵交通,则天兵化作长卷;无不死者应世,则天兵散化无形,有悲天悯人、济世安民者,即可与其感应,有缘者甚至能见到天兵以初代三别杜工部的形象出现。天兵本是无数代不死者精神的集合与寄托,杜工部又是最特别的一个,因而此时的太平天兵,即自称杜工部,亦无不可。

    (这样的故事,想来踏溪是最喜欢听的,只是他并不在这里。)

    踏江从回忆中醒来,四顾无人,轻声一叹。自己的弟弟踏溪,实在是一个单纯的小孩,若不是身处乱世,兄弟二人必然会兄兄弟悌、友爱无间。但此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