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节 (第6/7页)
能力不足,如何确保每天都在增长的人口有饭吃,这始终是个困扰林旭叫他很头疼的一件事。 察觉到天道受片界融合影响,对于许多事情的监管都放松了力度,林旭随即把解决粮食短缺的几个计划摆在了台面上开始加以研究。 人算不如天算,天道不可轻辱,谁敢说自己能比天地更精于算计? 为了免除今后天道来个秋后算账的隐患,林旭没敢上来就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不厌其烦地罗列出了一张长长的清单,详尽列明了各类悬赏奖励措施。 大致上来说,林旭拟订的这份单子核心思想是,鼓励一切有助于粮食生产和农业技术提高的努力与尝试。特别需要提到一点是,提供农作物高产新品种,一律给予最低五十贯半两钱的现金奖赏。假如是发明新式农具和耕作方式,经实践检验确认有效的,奖励赏格视同前者。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很多时候,古代社会之所以无法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和生产工具的技术含量,不是因为当时没有聪明人肯下气力钻研新技术,而是受制于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客观因素妨碍了技术变革。 官绅豪富之家必定多置豪宅广田,大户人家的田地阡陌相连,赤贫者则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那些实际拥有着土地和雄厚财力的主人,跟现实中每天下地种田的人,是泾渭分明的两个社会阶层,一方是只管收租,一方是混吃等死。这种社会割裂的状况,引发了严重后果,即使出现一种新发明能使得粮食产量出现革命性的提高,要推广起来也是举步维艰,甚至是在技术发明后的数百年,相距百里之外的农户都还不晓得天底下存在这种省力高效的新式耕作方法。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生产关系制约了生产力的提升。 在蒙昧的史前时代,人类渔猎为生,日常收获仅能维持温饱。发明了农业以后,那些战败被擒的俘虏们才得以苟活下来,因为胜利者奴役他们长期耕种劳作,这样比直接杀掉吃肉划算。 铁器农具普及之后,农业单位产出开始大幅增长,这时候遭受奴役的奴隶们普遍缺乏劳动热情又成了新的束缚,所以奴隶制也跟着消亡了。 当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机开始轰鸣着冒出黑烟,自耕农被用被人暴力把他们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上位者们把农民变成了赤贫的无产者。一天不出卖劳动力,他们很可能就会饿死,对此上位者们依然不满足,下达了绞死“游手好闲者”和“拒绝雇佣者”的行政命令。那些用武力把农民从土地上驱逐的贵族则摇身一变成了资本家,他们姿态优雅地端着红茶,品评着最新的流行风尚,安心享受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美好时光。 人类社会一切秩序都由利益瓜分来决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何构成,生产关系又反过来决定生产力如何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