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汴京生活日志 第16节 (第5/6页)
,沈丽姝终于写出了这张还算端正、至少不会潦草到让人费劲辨认的宣传单。 沈丽姝举着手写宣传单走在前面,身后的徐力和他弟徐林都莫名骄傲起来,腰杆挺得笔直,很快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第一单生意就是老顾客。 其实关照过他们的顾客何止千八百,让他们都眼熟是不可能的,沈丽姝算是小伙伴中记性最好的,可能记住的客人也才那么几种,要么给小费大方,要么打扮华丽,还有长得好看,或是特别会还价的。 总之有特色才能被记住。 这位老顾客就没什么特色,沈丽姝毫无印象,对方自己说几天没看到他们了,虽然这期间也有别家卖糖炒栗子,价格也便宜,可是既没她家做的香甜可口,一到手还都是凉的,吃着没意思。 姝娘很感动,并决定当场涨价——如她所料,放假回来的板栗市场已经重回稳定,价格刚好卡在她的底线,一斤三文钱。 沈丽姝不知道别家是怎么想的,反正她核算了下自家的人工和成本,只能接受一斤三文的底价,再往下降的话,就算仍有点赚头,她也不想陪他们玩了。 大不了跟小伙伴们商量一下,双方各掏几贯,凑够买锅碗瓢盆和炉子推车煤饼的钱,搞套设备去街上去夜市或庙会摆摊卖板栗烧鸡。 想想就连看似不重口腹之欲的爹娘,都忍不住对她那道板栗烧鸡念念不忘,沈丽姝觉得生意也不会太差。 爹娘在乡下的亲朋故旧多,家家户户都有养鸡的习惯,他们真改行,仍然有自己的优势。 到时候板栗卖完了,还可以想办法做其他吃食卖。 就算不想摆摊了,这套设备也可以转手卖给需要的人。 他们最后怎样都不会亏本,只会打乱沈丽姝的节奏。 所以发现市场控制在三文左右,沈丽姝就带着小伙伴们回归老本行了。 比起东一榔头西一棒锤的折腾,她显然更喜欢这种按部就班,把计划从头执行到尾的感觉。 不过她能接受最低价,但是也不会嫌钱多啊,老顾客的话透露了两点关键信息。 第一,降低价格后有人就开始偷工减料不舍得放糖了。 第二,不是所有人都跟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