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昨日世界 (下) (第2/4页)
/br> 这话不假。毕竟苏青瑶是目前为数不多掌握国语、法语、英语,上海话,一些南京话和少许德语,并且会缝纫、烹饪与基础护理的人。同时她在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日语,以便和日方交涉。 他们正说着,一个女人走过来,怀中抱着一个熟睡的男孩。是韩夫人,她姓邹。苏青瑶迎上前,带两人去校舍小坐。 这几天,金女大余下的这十几人,一层一层、一间一间地收拾屋子,整理出六栋楼房,用来收容难民,预估能住下两千人。可华女士担心不够,让他们再收拾出两栋。 苏青瑶让韩夫人把儿子放到铺好的床上,又给她搬来一张椅子坐。自己则在一旁,边与她闲聊,边抓紧时间清空屋舍。 “天越来越冷,”韩夫人说着,解下绒线围巾,盖在儿子的肚皮。 “是啊,南京的冬天可比上海冷多了,我待了四五年,都没习惯。”苏青瑶说。 “小苏的家里人在上海,是吧。”她说。“早知道你应该回上海,和家里人在一起。” 苏青瑶点点头,垂下眼,一时有许多复杂的情绪涌上。 “韩先生也没去济南。”她抖着毛毯说。 男孩似是被灰尘呛到,肚皮卷着妈妈的围巾,翻了个身,改为侧躺。 “老韩跟我讲,要走可以走,但走了,良心上总过不去。拉贝先生需要他。先前他让我带孩子去济南,可我放不下他,不如一家人在一起。”女人低头,边拍着儿子的背,边轻声说。“你也是这样想的吧。” 苏青瑶唇角紧一紧,说:“九一八东北开战后,上海有许多学生举行抗日游行,人多到把大马路都堵死。我很伤心,却好像什么也做不了。家里人也说,这种游行啊、示威啊,是无用功,政府不在乎。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他一直都很对,后来那些南下北上去请命的学生,其中有许多白白丧了命。” “可……我们的情感呢?对一件事的质疑、犹豫、愤怒和怜悯。这些情感,就只是愚蠢吗?”苏 首 发 地 址 - - - m . e m o s h u w u 1 . c o m 青瑶接着说,嗓音平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