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热风 (下) (第2/3页)
。“得要五十年,全中国才能生出足够多你这样又中又洋的摩登小子。” 于锦铭还是笑。 吃罢饭,于锦铭付完账,两人从大厦出来。附近有个老妪挎着篮子蹲守,见两个衣着光鲜的年轻人走出来,急忙迎上前。像来乞讨,于锦铭手伸进裤兜,都预备掏银角子了,结果她掀开竹篮上的白布,拾起一根篮内的香烟,嘟嘟囔囔地将里头掺的白面儿展现给他看。 于锦铭蹙眉,连连摆手。 兜售白面儿香烟的嬷嬷仔细打量起于锦铭,看他偏棕的发色和琥珀色的眼眸,误以为是洋人,在忌惮公共租界的英国巡捕,连忙背过身,冲他比划手脚。“You know, I know,巡捕不 know,他不know。” 于锦铭无奈:“不用不用,我不抽,你找别人去。” 嬷嬷直勾勾盯着他,缩着手,冷不丁来了句:“哎呦,小洋鬼子会讲中国话啊。” 说罢,挎着竹编篮子悻悻然走了。 一旁的贺常君笑得前仰后合,拍拍他的肩膀,调侃:“不错,小伙子国语说挺好。” 于锦铭抬腿踢他,回敬一句:“去你妈的!” 谁也没再主动谈起工厂发生的事。 也是,要看穷人,出门就能看。方圆百米的流浪儿,靠捡阔少指缝里没抽完的烟头为生,韭菜似的,割掉一茬老的,过两天立马长一茬新的。 地大物博,盛产苦命人。 往后两三天,于锦铭跑了几趟外头。贺常君忙于义诊,又跑了几趟联合会,没空盯他。过几日,贺常君处理完事,闲下来,收拾起客厅桌面堆放的报纸,突然瞧见于锦铭先前资助学生办的报,专开一期版面报道纺纱厂工人的健康问题。正巧,于锦铭要出门,贺常君及时叫住他,问他报纸的事。 “别瞎说,我可什么都没干。”于锦铭边说,边套外衣,西服的腰线风流又夸张,斜斜收拢下来,近似X形,勒着他的细腰。“学生干的事情,跟我没关系。他们还在写文章骂我呢。” 贺常君放了报纸,顿了顿,还想问他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