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十年代生活记 第16节 (第2/4页)
让别人听见了,全让我对严劭好点,我看我得把自己的肉割下来喂他吃,才能证明我对他好。”
何善被金春慧的话逗笑:“我差点信了大家的话,以为你是好吃懒做的人。”
“好吃懒做吗?或许吧,我连缝纫机都不会用,家里缝纫机对我来说就是个摆设。
我先去传话,待会儿能来你家做客吗?”她觉得何善就是她的缝纫机老师了。
缝纫机是好东西,她要是会用缝纫机,掌握了一门技术,到哪都能吃得开。
“行的,路怎么走你知道吗?”
“不知道,你给我指个方向。”
“顺着这条道,一直往前走,走到尽头,然后再往右手边走,一直走一直走,就能看到家属院另外一道门,那道门走出去能看到部队的大门,有哨兵站岗。”
“好的,谢谢。”金春慧领着自家闺女继续找人。
...
帮忙找到人后,金春慧就到何善家做客了。
缝纫机使用起来看着挺容易,那是对老手来说容易,新手可没那么简单。
何善暂时没空手把手教她用缝纫机,答应她国庆过后会教她,把她教会为止。
“老师不用太认真,我资质实在过于愚钝就不用浪费时间教我了。”金春慧压力很大。
怎么家属院家属个个都是能人,就她什么也不会。
隔壁柳家凝是播音员,说话声音好听,这边何善缝纫机用得好,能独立赶制军装,另外一边马仙音是鼓手,还是领队。
敲锣打鼓乍听不是谁都会吗?
其实不然。
古代行军打仗有擂鼓助威,还有依据鼓点变换阵列,击鼓并不是有力气就行,有些鼓不需要力气都能敲得很响,当中奥秘很多。
马仙音爸爸是当地出了名的“鼓王”,她从小击鼓,击鼓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
金春慧听何善说,部队没有女兵,想要展示妇女力量就从击鼓入手,在家属里选了击鼓能手。
她刚看到马仙音了,一米七左右的个子,瞧着很飒爽的女性。
“不用喊我老师,我可当不起老师这一称呼,我比你大,喊我何姐就成。”何善今年28岁,和严劭同年,年纪比金春慧大。
金春慧:“好啊,我喊你何姐,你喊我春慧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