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 (第1/3页)
上午九点到下午两点。
所有参赛选手都穿着统一的白色连帽衫,坐在红布桌子前,紧张地讨论。两边的看台上,稀稀落落坐着人。
比赛不仅要求选手完成指定任务的程序,还要在此基础上,保证程序的运行效率和空间占用率。
简言之,参赛者并不是只要编出没错的程序就行了,必须保证程序短小精悍,还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运算出结果。
孟想吃过读题的亏,特意带了本牛津大词典,随时查阅。
苏糖心细,脑子里装了海量算法,不停尝试更换解决方案,改善程序结构。
但他们俩大半的时间,都坐在位子上,盯着许书砚敲键盘。
那双白皙修长的手,仿佛永远都不会停下来。
第二名的T大和第一名的S大解题数量一样,但最后一题比后者多花了半小时,惜败。
上台领奖的时候,大屏幕上打出“N大Chobits”几个字,底下一片惊叹。
三个人戴上铜牌,体会了一把弱旅变黑马的滋味。
熊晓义在台下眉头紧锁。
一直以为他们不过小打小闹,拿个银奖算是烧高香了,既然能得第三名,那剩下的两个区域赛必定要搏一把,力争挺进final。
孟想高兴坏了,挂着铜牌,见人就聊。连苏糖都露出笑脸。
许书砚倒是平静,还在回味之前提交的程序有个被忽略的bug,要是及时发现,不仅省时,还能进一步优化。
可惜。
合影留念的时候,他的手机一直震动。
晚上有个同学会,过去省实验中学竞赛班的同学小半都在北京读书。
不过当许书砚拿起手机,发现是个陌生号码。
“许书砚?我是天天。”
“天天?”
“你起的名,不记得了?”绵软男声,让人想起棉花糖似的云,“我说我天天吃包子,还问你,为什么不直接叫‘包子’,而是叫‘天天’。”
许书砚眼微眯。
他想起了,一中的小个子。
N市有两所中学主攻信息学竞赛,实验中学和一中。不过比起来,后者始终处于被前者碾压的位置。
中考后的暑假,许书砚开始独居,提前去实验中学的信息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