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8 (第2/3页)
陛下一定不会忘记曾经与我们患难与共的中国朋友。到那时,一个小小的副部长,恐怕都委屈了汉臣兄呢。汉臣兄的前途似锦,实在未可限量。”沈汉臣的眼睛慢慢回到那只红色的盒子上。红得夺目惊心。过了良久,他慢慢的伸出手去,拿起桌上的盒子。他看着这个盒子,发着呆。石原康夫笑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汉臣兄不打开来看看?”沈汉臣吞了口唾液。拆了那朱红的封漆,打开来,鲜红色的柄,黄铜的印鉴闪闪发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烫金的委任状上,沈汉臣三个大字蓦地跳入眼中。他自己仿佛都被这个名字惊了一惊。石原康夫大笑道:“如何?汉臣兄可还满意?”他伸出一只手,紧紧握住沈汉臣的手:“好朋友!我代表我们日本政府欢迎你的加入。”沈汉臣的手又湿又冷,握在手里滑腻腻的。但石原康夫毫不介意,一双小眼睛笑成了灰色。***1933年,中国的抗日形势一泄千里。先是中央口口声声十分重视的热河失守,华军长城防线崩溃,日本大军直接兵临平,津重镇。虽然中央后来与日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塘湖协议”,暂时稳定了局势。但四年之后,芦沟桥事变的一声枪响,吹响了日军全面侵华的号角。短短二十七天之后,北平沦陷。几乎与此同时,天津沦陷。潮水般的难民,纷纷涌到上海,南京等地。一时间上海街头,多了无数的流离失所的孤儿寡妇,乞儿小偷,贩夫走卒。人潮涌涌的火车站前,锣鼓敲得直响,一圈人围着一老一小两个女人,旁边有两三人敲锣打鼓,拉着嘶哑的胡琴。老女人胡乱擦了一脸的脂粉,发角斜插了一支红花,满面堆笑,向着四方作揖:“各位爷们奶奶,我们是天津人,带着孩子逃难到此。天底下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初来贵地,请各位赏个脸,捧场票一下,请各位站脚助威了……”胡琴一阵乱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