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 (第3/3页)
家庄那厂子旁的人工种植的要清很多。水份大,爽脆,清润,微甜,糖分不高,并且一点酸涩味都没有....他回去了自家那间榨油坊,问陈七要了个竹篓子,然后他独自去采了不少这种野堂梨,就一路背回了自己在东区的家里。老爹正在加工那些个乌麦团子。而他,就准备起做这种“野堂梨下饭酱”。他见老爹用不着灶了,就把那口大锅子给刷得干干净净。然后将家里存的小粒黄豆取了三小袋出来(他家因为做酱的需要,得保持黄豆的屯货量,所以就屯了不少大、中、小粒三种大小的上品黄豆),大火煮,煮至入口即烂的绵软程度,但是仍是保持黄豆粒粒分明。他取出那些煮好的黄豆,摊开,放凉。趁着放凉那阵子功夫,他取来精细的白面粉,中火炒,不可太久,不能过了火候。因为他不能让面粉里的支链淀粉在这一刻产生任何的性状改变。他很认真地一直嗅着那味儿,在出香气的前一秒,卡!出锅。等到黄豆还有点余温时,他将炒过的白面粉给撒了上去,拌匀,然后将裹了面粉的黄豆均匀地铺放在了两个长方板子上,等到这板子上的黄豆一丁点潮气、热气也没有了之后,他取来专门用于捂酱的小棉被,给盖上。将长方板子放于西厢中的木架子上。这木架子也是请老林叔给打的,从上至下一层一层的板子。....过了四天,陈其去西厢检查了一下小棉被底下那些白菌丝的长势,不错,全是茂盛的白毛毛。等着长菌丝的这四日里,他组织了北区那边的几个人手,帮着把河边的梨子采了大概有4板车那么多,还运了大概2个中大型坛子(比中型的大,比大型的小)的河泥,盖密了坛盖,怕河泥给风干了。当日下昼,他便开始下酱了。他将一部分野堂梨清洗干净,去皮,去头去脐去核。取来一个中坛子,放入那些长了厚厚的纯白毛毛的小粒熟黄豆,和这野堂梨块儿,再放入盐、八角、花椒和姜丝,以及其它一些香料。这个时代,八角、花椒和姜都算是挺贵的,反正,比现代的要贵上不少。而且姜不叫生姜,就叫姜,还是属于相当贵重的调味品(贵到罗维礼都想自己种姜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