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荀令[三国]_分卷阅读6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 (第2/3页)

术那般声望,只凭着“四世三公”的名头便能有无数士子前去投奔,家世比不上,他只能凭着政绩来打动那些格外挑剔的人才。

不过,往往后者才能更得人心。

如今的形势和荀彧记忆中的已经差了太多,但是人却还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些人,虽然变数越来越多,但是无疑也让荀彧更为安心。

如果真的按部就班的发展,他真的不知道这一切是真是假,他所做的一切又是否有存在的意义。

只是......之前出了个董卓直接将天下大势搅的一团糟,之后不知道会不会还有这样的人出现。

荀彧不怕有和他一样的人,他能留着前世的记忆,没道理别人不行,不过这么多年来他也只遇上了董卓一人,还是个傻的,直觉告诉他以后可能都不会遇到这样的人了。

只一个还好,阎王爷总不能疏忽职守到让一群人没有进地府就投胎转世。

放下手中的竹简伸了个懒腰,荀彧起身走到外面透透气,看着外面的叶子落的差不多的树木,心情依旧晴朗。

前些日子忽然想起来有一人这时应该在兖州附近,这么长时间过去也该有消息传回来了。

这让荀彧只想想就能笑出声来的人,正是那连曹操见了都有些发憷最终却含冤而死的崔琰崔季珪。

当年黄巾初起之时,崔琰正拜于大儒郑玄处学习,因为天下动乱缺少粮食,郑玄只好遣散了学生停止授学。

崔琰离开之后便在青、徐、兖、豫四州境内走动,虽然行踪不定,但是要找的话也不是找不到人。

声姿高暢,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少好击剑,尚武事,及长,诵论语、韩诗,结公孙方等,师从郑玄。

若只这些或许还不太清楚,但是提起床头捉刀这在后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典故,便足以证明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了。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不过这“魏王”却不是魏王,而是被曹操拉来假扮他的崔琰。

可怜那使者,因为这句凭借最终被曹孟德追杀,至死也不知道那“雅望非常”之人是曹操身边的崔季珪。

这位在曹魏后期成为文臣之首的大才,这时不去招揽,再想见到可就难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