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8 (第2/3页)
有了萧建国的力挺,邹茜玲在Y市工作起来就没那么多阻碍了。邹茜玲来之前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工作方向,现在是六三年,华国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京市政府经济部门的时候邹茜玲就接触到了非常多的经济政策和法子,知道现在国家对经济建设的界限在哪,有哪些可操纵空间。农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经济调整重要负责人之一曾说过‘农业好转了,工业和其他方面才能好转’,并认为只有农业发展起来了,才能保证市场上粮食、食用植物油、棉布、猪肉等各种基本商品的供应,才能保证国家用足够的产品回笼多余的货币。因此此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是很大的,邹茜玲想要搞经济,第一步也是放到农村里来。在她看来现在华国的农村发展还太过于单调,基本上都是种植粮食作物,在地里头忙活一整年,也没什么别的收入,这样的话农村除了给城市供应粮食等初始农产品,基本没有别的创收和贡献。然而全国农村十分多,如果这些农村在保证基础的原产品供应时,又能够有别的创收,汇聚起来该会是多大的能量。她觉得这完全有操作空间,农村现在虽说成年劳动力都去上工了,但是都知道田地那些活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去忙活,除了春耕秋收双抢真忙活,其他时间并没有那么忙,磨洋工经常发生。要是把这些劳动力合理利用起来,那会有焕然一新的场面。就拿下坎山村来举例,自从村里建了肥皂厂,村里十多来岁的青少年,中老年这类劳动力不强的人都有了更好发挥的岗位,把一个肥皂厂弄得有声有色,虽不算红火,但是确实是给村里带来收入,往年公家账上都没多少钱,现在都可以建个小学,还请来一位老师了。而且还完全没有耽误国家的公粮任务,并且周大平他们这些村干部还制定了规章制度,每家都有名额能进厂子的,但是要跟家里下地的壮劳力的勤快程度挂钩。为了得到这轻省又有利可图的活,上工偷懒的还真的少了。而他们越是勤快,越是精心仔细伺候庄稼,庄稼就长得越好,这是良性循环。邹茜玲来的时候想过周详的计划了,先到农村试点,因地制宜,适合种水果的地区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