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0 (第2/3页)
越早准备起来越好。”蔡襄大人随即出列附和,“微臣附议。燕京有天险,还没有黄河水患,地理位置确实比汴梁好。”老师们的支持让官家小开心,嘴角的笑容放大,大眼睛闪闪放光。大臣们眼巴巴的瞅着他们的小官家,天真烂漫、纯净天然的俊俏少年郎发自内心的高兴模样儿,让他们情不自禁的想笑,想乐呵。有的人在心里暗自憋笑,脸上肌肉抖动;有的人在心里努力的提醒自己,要稳住,坚持住,不能被官家的小模样影响--官家的可爱喜人就和他的智慧才华一样的惊天动地,每每有不合“常理”的举动和言词,都因为忍不住跟着他笑一笑,然后不知怎么的就答应了下来。而且官家还有一个本事--他不睡觉的时候,尤其是开心的时候,不管在多么严肃的场合、听着多么激烈的反对声,他都能安然自若,最后把其他人感染的忘记了最初的目的,只顾跟着他乐呵。范大人对于官家的“懒皮”之态也忍不住想笑,然后他就直接笑了出来,微笑着出班奏道:“都城的选择中,安全当为第一考量。汴梁不如燕京的地理位置是事实,微臣支持迁都。至于迁都的具体时间,苏轼大人说的对,定下来后就宜早不宜晚。”范大人的态度就代表了辅政大臣们的态度,代表朝中改革派和亲近改革派人的态度,一瞬间朝堂上的风向大变,官员们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迁都和开凿新运河,把其他原本坚定反对的人引得摇摆起来--顺着这些支持迁都之人给出的理由思考,好像--确实有道理?官家把殿里诸位臣工的表情看在眼里,心里愈加欢喜。庞籍大人这些快要致仕养老的大臣们继续垂头不语。他们的考量就比其他人多多了。琢磨着官家抛出来的大计划,计算着自己家几代人在汴梁经营的这么多年,如果迁都家族或者个人会有的损失和机会等等。老臣们尽管知道迁都已经是势在必行,可都还是一副静观其变的态度,经过展昭和白玉堂的提醒已经有心里准备的官家完全不受影响。不甘心的保守人士和明确表示支持迁都的人开始了激烈的争论,一直安静如鸡的宗室们突然站了出来,就听东平郡王赵德文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