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5 (第1/3页)
向朝廷献策的文章。这方面照理说是陆时秋的短板。他是个白身,平时接触的人都是百姓,国家大事一窍不通。但谁让他有四乙这个好伙伴呢。像四书、五经这样的书,被许多大家读过,对于书里的注解,许多大家都有不同看法。而四乙这个图书馆全部收录进去。贫民百姓接触不到的东西,陆时秋都能看到。他根本现在国家形式分析这些人的论点,把自己的论点写下来。陆时秋从来不认为那些大家说的话就是对的。环境不同,政令也不同。策论就是这样,不能一成不变,人云亦云,你得有自己的想法。他的想法通常能让人耳目一新。当然有时候也不免小家子气。考虑更多的还是百姓的利益,而不是朝廷。袁先生看过他写的策论,把他不足的地方指出来,而后分析给他听。袁先生生于小地主家庭,这种阶级的人,既看过底层的贫苦,也见过上层的奢华。他看问题的角度,多少与陆时秋有些出入。这是陆时秋所没有想过的。人们劝人常用一句话,叫“换位思考”。这四个字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相当难。穷人没有过过好日子,他很难想像富人买一百只鸭,就为了炒一盘鸭心。穷人认为那样太奢侈,鸭心哪有肉好吃。而富人没有过过穷日子,他很难想像有人居然一天只吃一个窝窝头。怎么咽得下去?同理,皇上和百姓想问题自然也不一样。皇上看问题,必定是站在最上层,他想要的无非是国库充足,百姓富足,政治清明。陆时秋作为一位贫苦百姓,想要让自己的策论得到认同。他就必须得站在官员那边思考问题,又得让百姓得利。两全其美的法子是那么好想的吗?没听说过,朝堂上,皇上跟大臣常常议见不合,大臣死谏,皇上不肯让步,闹出事来吗?陆时秋想问题就差那么一点“两全其美”的意思在里面。这方面,陆时秋只能博采众长,多读别人写的策论,看看从大局出发,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府城很快到来。一、二场,陆时秋都能轻松应对。唯独这个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