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5 (第2/3页)
把话说的这样明白,甚至不惜把自己和二伯拉出来做例子。做帝王和做贤王确实不一样,前者一言定人生死祸福,后者连自己的生死祸福都没法掌控,需要受制于人。当年那件事儿,任谁都会觉得二伯委屈,都觉得二伯不会在心里头后悔当年选择做贤王的决定。有前车之鉴在眼前,胤祯不觉得有什么,跟二伯共叙兄弟之情的是皇阿玛,又不是四哥,至于四哥的为人,他是百分百信得过的,不必忧心会落得跟二伯一样的下场。就算有朝一日,他真的跟二伯有了同样的遭遇,那也无妨,贤王和闲王,就差了一个字,在他这儿反正是各有利弊,前者有权,后者有闲,他都接受得了。“儿臣以为人各有志,强求不得。”他不适合做皇帝,也不愿意做皇帝,甚至他打从心眼里就觉得,只有四哥才配得上那个位置,其他的兄弟,包括他自己,都不配。康熙做了那么多年的帝王,见到过最多的就是有野心之辈,没有野心的人往往也走不到他面前来,在十四这儿算是看走了眼。也不光是十四,还有老四。这兄弟俩一年多在朝堂上一唱一和的,排除了异己不说,还瞒过!过了所有人的眼睛,怕是老八都被蒙在鼓里头了,拿出自己的人手去,不过是为老四做了嫁衣。也罢,都已经到这份上了,十四一点心思都没有,压根就没有人可以再跟老四相争了,他还不至于把老·二他们再拉出来。面对既定的事实,老爷子接受的倒也挺快,本来在他把十四叫过来的时候,心里边就已经偏向老四了,如今不过是十四一点指望都没有了,不争气呐。就只剩下老四这么一个继承人,其他儿子再也挑不出来了,前边的这些儿子们不行,后边的小儿子们还没到能立起来的时候,就算立起来了,也很难服众。撵走了十四,康熙斟酌再三,写了一道圣旨,满蒙汉三种语言的圣旨都有,极为慎重,让人放在正大光明牌匾背后。与其说这是一道圣旨,倒不如说这是一道遗旨,等到他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