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分卷阅读8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5 (第2/3页)

养大了那可都是一头头大肥猪啊,可让人眼红坏了。



    发财的例子就在身边,农人们又听说中山国今年还要收果子,当然个个都对漆树的花上了心。



    即便这些人没有学习过农学相关的知识,但是农人们对自然界也有一套自有的观察和结论,最简单的一条就是:不开花就没果子,而任何作物在开花孕蕾时候受到伤害肯定结不好果子。



    故而今岁在漆商收集生漆的时候就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



    原先漆商以为是自己遭遇了同行截胡,等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是何原因,当下脑子一热,便撞上了夏安然静候多时的一张大网。



    对于农户来说,他们虽放弃了第一波收漆,但是他们有冬季的漆籽作为收入补充,而且漆树一年可以收割三四次,春日的漆质量本也残次不齐,售价不高,如此还不如候着质量稳定的漆果这笔收入呢。



    甚至于,农人们为了让漆树安心开花结果,还特地在树根下给它们培了土撒了肥,能在春耕时候薅到肥来,可见他们对漆树的重视。



    然而,对于漆商们来说,这份损失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除了少部分长期合作的漆农,大部分村庄今年都没有采漆,这使得他们收货大减的同时还倒贴了车马开销。



    这样粗略一算,损失算不得少。



    但这些损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漆农们有了第二个选择。



    他们毫不怀疑如果漆果的收购价格进一步提高,农人们会选择放弃割漆,将漆树所有的营养都供给其果实,毕竟比起取漆,取果有一个天然优势——冬天的漆树过敏情况会比春夏秋时候要好上很多,更不必提不少人家压根不需要直接接触,他们只需要将果子打下来即可。



    晒干后的漆果致敏性比树干、树叶可低了不少。



    这一份危机感使得本来互看不顺眼的漆商们联合了起来,此时他们首先要确认的是——中山王此次是偶尔兴起,还是长期为之。



    夏安然本没有必要回答这些商人的问题。



    坦白说他们未来必定是敌人,于原材料上他们是,就终端产品上他们也是。



    中国漆器的逐步没落,乃至于在后世漆器成为了日本的“国粹”,便是因为国人选择了“瓷器”,放置了漆器。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